本科教育教学评估评建专栏

介入放射学教研室开展“本科教学评估评建工作”教师学习座谈会(三)

发布时间:2025-03-1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的战略部署,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且目前教育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学大纲中添加思政课内容,介入放射学教研室于2025年3月13日组织开展了一次全体教师学习。

(一)学习内容

《贵州医科大学教学管理文件汇编(草案)》中的第一部分《教育教学综合类》,第八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方案》。

(二)参加人员

影像学院副院长:张帅

教研室主任:许敏

教研室副主任:王黎洲

介入科主任:蒋天鹏

教研室秘书刘鲜梅及教研室全体教师。

(三)学习过程

1.教学秘书刘鲜梅:

以文件朗读的方式通读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方案》中的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坚持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聚焦学生中心,产出导向;聚焦服务需求,特色发展;聚焦面向未来,融合创新)、工作目标、修订重点(五育并举,完善培养体系;创新驱动,提升培养能力;认证引领, 严格对标对表;分类建设,突出专业特色;改革教学模式,探索智能医学教育新形态;专业达成度闭环;)和具体要求。

2.影像学院副院长张帅:

各位老师同仁,今天围绕《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方案》进行学习,内容很好,紧扣了学校对新版大纲要求增加思政课内容。结合介入放射学专业特色,我谈三点落实方向:第一,深植思政基因,构建“介入诊疗+人文关怀”双轨课堂。以“五育并举”为纲,在血管介入、肿瘤消融等教学中融入“生命至上”“医者仁心”思政案例,开发“微创手术中的伦理抉择”特色教学模块,强化“技术精进”与“价值引领”协同育人。第二,创新智能教育形态,激活实践育人效能。利用虚拟介入手术仿真系统、AI辅助诊疗平台,打造“智慧思政教学场景”,推动“技术操作-临床决策-医患沟通”全链条教学,以数字化手段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理念。第三,以认证标准牵引质量闭环,彰显学科优势。对标医学教育认证要求,建立“手术技能-思政素养-创新意识”三维评价体系,将介入团队协作、辐射防护伦理纳入课程达成度评估,形成“思政赋能临床、临床反哺教学”的闭环生态。

3.教研室主任许敏:

感谢张院长参加我们教研室的学习活动,并且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将对我们新教学大纲的修订指导了方向。今天介入放射学教研室选取“思政课”相关的内容来学习,确实是为了响应国家和学校的要求,我们教书育人,不能只停留在教书这一面,更重要的一面是育人,思政课教育是引导学生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事业责任心及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手段。今天这次学习,相信大家对思政课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在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期在修订大学教纲过程中,请给位老师踊跃出谋献策,提出如可开展好思政课的方式和方法,除了在课本知识方面外,也能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有好的引导。

通过本次集体学习,教研室教师们对《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方案》的内涵有了认识和了解。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希望各位老师要讲思政课、讲好思政课,立德树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型人才。

版权所有 © 贵州医科大学版权声明隐私说明  备案编号:黔ICP备190077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