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简介

位置: 首页 > 教研室简介 > 正文

核医学教研室

发布时间:2025-04-08

核医学教研室成立于1960年,是医学影像学院下属的教研室之一。初隶属于生物医学系、临床医学系,2005年划归医学影像学院,是贵州省核医学发源地及人才培养基地。1987年起,先后获得核医学专业硕士及放射医学硕士/博士授权点、国家核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等,是一个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教研室。

教研室现有教职员工18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博士学历2人。为本科开设有《核医学》、《核医学与分子影像》2门课程。除上述2门课程外,还为研究生开设有《放射生物学》、《放射性核素治疗学》等专业课程;另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开设与其专业相关的教学课程。教学以多媒体方式为主,年总学时500左右。针对医学影像专业学生,以临床病例为引导,结合教材,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争学生进入实习后即能独立阅读报告。

教研室目前拥有回旋加速器、PET/CT 、SPECT/CT 、核素治疗病房等一系列国际一流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教学分院拥有SPECI、γ相机、骨密度仪等先进诊疗设备,为教学实践提供了较好实习教学平台。科室与网络中心共建有独立的核医学影像教育资源,基本实现教学、医疗及管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定期与北京协和医院及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开展病例阅片、线上教学等,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研室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各项教学规章制度。尤其重视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控,以老带新,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术道德修养,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着力拓宽学生基础知识覆盖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教学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即将于2026年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的核医学分子影像诊疗中心,将配备PET-MR、PET/CT、SPECT/CT等国际先进诊疗设备,核素病房将为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核医学分子影像诊疗一体化服务。同步建设的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实验室则将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推向“专科化、精准化、国际化”方向,融合核医学、放射肿瘤等专业的核医学相关临床及研究工作,将进一步促进教研室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的协同化、一体化发展。

版权所有 © 贵州医科大学版权声明隐私说明  备案编号:黔ICP备19007765号-1